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校史馆 > 工作动态 > 正文
情景剧《大地之子·侯光炯》成功演出
发布时间:2024-06-07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次数:

2024年5月17日晚,原创校园情景剧《大地之子·侯光炯》在西南大学光大礼堂成功展演。

本次情景剧由西南大学校史宣讲团精心打造,结合舞蹈、朗诵等形式,丰富地呈现了侯光炯院士的光辉事迹,同时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与百姓的深厚情谊。侯老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让在场的观众十分动容,深有感触。

 

剧情由裁缝为侯老缝制最后的“新衣”引入,回忆了侯老与土地和农民的一生。

侯光炯从小就对孕育万物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以研究土壤来实现强国富民的梦想,更是他一生的追求。在他眼里,再冰冷僵硬的泥土也是“有血、有肉、有脾气甚至有生命的东西”。

1953年春,侯光炯带领导青年师生组成的22人调查队伍,走进云南西双版纳,为国家寻找橡胶种植基地,总计行程600公里,连续奋战16天,经过详细考察和土壤分析,侯光炯得出结论:可以种植橡胶!随后几年试种成功,将橡胶种植推进到了北纬24°,创造了世界橡胶种植史的奇迹!

1980秋至1996年11月,侯光炯在四川宜宾长宁县农村蹲点科研,主持我国第一个自然免耕研究机构——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

在蹲点的岁月里,他的时间表上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他常常工作到凌晨三点半。有人对他这样的状态表示不解,他却很淡然:“干工作就要有这种三点半精神。”

侯光炯院士乐善好施,对农民有求必应, 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献给人民大众。农民搞试验,他补贴;农民搞科研,他送仪器;农技校的学员遇到难题,他再忙也要抽身去解决。免耕所一位民工生病需要住院,侯光炯院士当即掏出400元;看到所内4位临时雇用人员工资低,侯光炯院士便用自己的奖金和津贴等收入长期按月给予资助;看到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苦难的,侯光炯院士也会主动给钱。几十年来,受到过他救济帮助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侯光炯不仅捐钱、赔钱,还自己掏钱办培训班……他想的是,作为党员,应该责无旁贷地为党分忧。他请求将自己每月工资的一半用来交纳党费。面对别人的不解,他说:“这辈子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天塌地陷也不能动摇这个人生选择!”

“土壤生万物。它忠于职守,千万年来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出粮食和其它许多财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土壤这种没有喧闹,不求索取,但求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钦佩,时时启发我进行这样思考: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对待生命。” 侯光炯院士曾这样说过。

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他对土壤的痴迷始终不变。就在去世前不久,正在研究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他还伤感地说:“那些土地千疮百孔,可惜我完不成治理它的任务了。”

该剧系校史宣讲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校园情景剧,自2018年以来,已面向全校师生展演六次,成为校史文化创新的品牌活动。今年在以往基础上,对内容和结构做了大幅度调整,情节更加集中,着重突出了侯光炯院士的报国情怀和蹲点科研期间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演出受到领导、观众的好评。

著名导演段晴对此次情景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情景剧在保留真实故事和侯老人物特点的同时,还增加了歌舞表演等元素,其浓度与强度都恰到好处。

校史馆副馆长郑劲松表示,创作团队还可继续优化一些细节,进一步丰富剧情,择机在更大舞台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公演。同时,也希望同学们步伐不止于此次情景剧,更要继续深入了解侯老的故事,让侯光炯院士的科学家、教育家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