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展陈要突出‘学科、学术、学人、学子’,彰显‘成就、贡献、特色’,具有‘学校味、学术味、文化味’,能体现西南大学辨识度的办学理念、举措和经验。” 3月28日下午召开的西南大学校史馆展陈改版大纲论证会上,部分校史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如何修改展陈大纲建言献策,并达成一致意见。
学校有关校史文博场馆建设推进会后,校史馆建设工作专班根据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再次对校史馆(含侯光炯纪念馆、袁隆平纪念馆)展陈大纲进行修改,并重点就校史馆二楼即合校以来的建设发展部分做了调整,为进一步推进专项工作,早日落地建设,召开本次论证会。
重庆市教委宣传教育处副处长尤春艳应邀出席,文学院教授曹廷华、文献所教授刘重来等两位校史咨询专家,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副部长张代平、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段有德、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吴淑爱、本科生院副院长徐宏凯等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校史馆建设专班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长吴艳东主持会议,并简要通报当前文博场馆建设情况。郑劲松副馆长就校史馆二楼展陈改版大纲、一楼微调改版内容和概念设计方案做了汇报。
与会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校史馆展陈的主题与主线、板块内容中的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成就、贡献等做了讨论,对目前大纲的整体思路、框架及内容表示肯定,并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市教委宣传处副处长尤春艳结合市委主要负责人有关批示内容,对校史馆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她强调,校史馆展陈建设要坚持党建为引领、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突出学校特色定位,要更好体现校史馆的学科味、学术味、学人味。
曹廷华教授认为,校史展陈是学校办学历史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要做到两个遵循:一是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二是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要体现“学科味、学术味、学人味”,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曹教授同时建议,展览语言总体上应“雅致”,展览成果除了图片及简要文字外,还要重视实物呈现,特别是一些有显示度的科研实物与学术成果专著。
刘重来教授从校史馆整体性上建议,要注意二楼和一楼的延续与传承关系,要突出大家名师和重要学术成果。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处、本科生院四位同志就大纲中涉及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杰出校友等具体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校史馆建设专班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吸收专家和部门负责人意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继续修改完善展陈大纲,努力建设与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匹配的校史馆,为传承西南大学精神、打造学校文化窗口、发挥场馆育人作用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