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炯(1905-1996)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一级教授。
侯光炯院士1928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今中国农业大学)。1946-1952年先后任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川北大学教授。1952年至去世,任西南农业大学(今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1956年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五、六、七届代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第三、四届委员。曾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种奖章和荣誉称号。
作为土壤学家,侯光炯院士在创建和发展中国自己的土壤科学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土壤科学领域,为制定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35年,他作为第一位参加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的中国人,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江西省南昌地区潴育性红壤水稻土肥力的初步研究》,首次提出了“水稻土”这一特殊的土类名称和水稻土形成的“三育”(淹育、潴育、潜育)特征,首次向世界介绍了我国丰富的土壤资源。解放初期,为粉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发展我国的橡胶事业,他带领师生奔赴云南边陲,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橡胶宜林地的调查规划,为我国实现橡胶种植北移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合格的农业科学人才。他带领师生完成了长江上游的土壤概查和四川盆地的土壤区划,对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长期深入农业生产实践,创立了一整套农业土壤研究方法,提出了“土壤生理性”“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等农业土壤的新概念和新观点。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审查、关牛棚、批斗、强制劳动改造。1971年,他刚从强制改造中解脱出来,就奔赴农村调查研究。他不顾年高体弱,在四川省长宁县蹲点长达17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完成了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研究,并研究出改土快速培肥和省水、省肥、省农药、高产的“大窝栽培”“矮株密植”“小沟梯形条播”等新技术,在四川省丘陵地带、山区广泛推广,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自然免耕研究机构-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先后提出并完成了水田自然免耕理论与技术,为土壤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教育学家,侯光炯院士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个人民教师崇高的职责,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有为的土壤学人才,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侯光炯院士堪称一代宗师、学界楷模。他在中国的土壤科学研究及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他的精神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让广大师生了解侯光炯院士的先进思想、崇高品质和优秀事迹,更好地传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弘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我们在西南大学档案馆大量馆藏档案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侯光炯画传》。这些馆藏档案包括七八百张照片和1000多件实物档案,主要是在1997年建立侯光炯展览室及2008年开始筹建侯光炯纪念馆时收集和征集的,还有部分是平时陆续收集的。本书从七八百张照片中精选出200多张,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尝试对侯老的一生做一个梳理。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档案馆全体同志、资源环境保护学院有关领导和老师及侯老家属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照片,更对照片中那些已经十分模糊的史实和情景予以讲述。感谢所有提供资料、整理资料及参与和支持本项工作的人们。
因为对很多照片拍摄者的姓名不甚了解,我们隐去了所有拍摄者的名字,对于部分没有具体拍摄时间的照片也笼统地用了“年代”来标识。我们恳请知情者为我们提供有关信息,以便我们弥补缺失。鉴于知识、能力、水平的种种限制,《侯光炯画传》肯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当,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侯光炯画传》编写组
20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