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承载大学精神、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客厅,校史馆既要成为校友记忆的锚点、教师荣耀的见证,更要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格局,向世界展现西南大学的学术力量与育人担当。”场馆建设进入百日攻坚阶段,各馆展陈建设紧锣密鼓推进。9月15日下午,校史馆(含袁隆平馆)细化脚本评审论证会在档案馆会议室召开,与会专家就校史馆建设专班拟写的细化脚本进行咨询论证。
西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主任潘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馆长欧七斤教授,重庆大学设计研究院人居分院副院长、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毛华松等3位专家,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金更兴、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曲存民、社会服务处副处长才业锦和社会服务处综合科科长蒋例利,本科生院教学研究与专业建设科科长邹士鑫等职能部门同志到会,校史馆建设专班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吴艳东馆长主持会议,并简要通报当前场馆建设进展情况。郑劲松副馆长介绍展陈建设中标单位现有设计方案,并重点围绕“缩”“减”“变”“增”等改版策展思路,就目前的细化脚本做了详细汇报。
与会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汇报,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就校史馆展陈的定位与重点、主题与主线、设计与风格等做了深入讨论,对目前大纲脚本的整体思路、基本框架及内容素材总体表示肯定。专家们还针对校史馆的建设理念与定位、展陈内容的特色与重点、展陈形式与风格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
关于定位,专家们建议,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校史馆建设成为“大学精神课堂、文化平台、育人高地”;要回答好“我们是谁”,凸显师生的精神与生活,力争“让校友找到记忆”、“教师找到尊重”、“学生找到归属”,还要回答好“我们将走向何方”,展示学校未来规划蓝图,振奋人心。
在展陈内容方面,专家们建议,还要进一步凝练展陈各部分标题,进一步协调整合内容,突出主线,突出特色与成就,展现好西南大学在响应国家战略、服务社会的突出贡献。
专家们还就布展的资料选择、实物增补、展陈色调、设计风格等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于袁隆平纪念馆展陈脚本,专家们建议,还要进一步挖掘和强化袁隆平在西南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和学校师生的互动,通过更生动、丰富的展陈,讲述好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和感人故事。
吴艳东馆长作会议小结,对与会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表示诚挚感谢,代表馆领导班子和工作专班表示,将认真吸收专家们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调整脚本,丰富展陈实物,完善展陈设计,通过形式升级、内容聚焦、功能深化等多维发力,打造兼具历史厚度、时代温度与教育深度的校史馆。
会议结束后,校史馆建设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落实评审会精神,对照专家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脚本以及加强实物征集、推进展陈设计落地工作等做了安排,列出了时间表和任务清单。